數感生活——另一種兩性議題

【數感生活——另一種兩性議題】

最近因為兩性議題,許多網路意見領袖在PTT大戰起來了。向來敏感的男女議題,其實不是等到變成大人了才會發生,早在我們剛出生,或甚至尚未出生前就存在了。

在台灣,依然存有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,從「男女嬰比例」這個數據指標上就能窺見。正常情況下,生男的機率會略高於生女,因為男性較容易在成長中耗損,以古代來說就是
「外出打獵然後被老虎吃掉」,以現代來說就是「然後他就死了」。

男嬰比例高,基本上是個「因為容易壞掉所以先多準備幾套」的防患於未然概念。
男女嬰的比例大約落在1.06~1.05:1。

§

直到2004年,台灣的男女嬰比例還是1.11:1,表示很多女嬰在還沒出生前便消失在世界上。幾年來有關當局防範,兩性與生命意識逐漸建立,2014年的男女嬰比例下降到1.07:1。

不過,如果仔細看這些數據,會發現儘管2014年了,某些族群或某些狀況下還是有不平衡的男女嬰比例:

狀況1. 已有2個孩子:第三胎後的男女嬰比例高達1.11:1。第三胎之後總計有12,108名男嬰,以1.06比例來說,理論上應該要有11,423名女嬰,但實際上只有10,916名女嬰——消失了507名女嬰。

狀況2. 外籍母親:男女嬰比例也高達1.11:1,用男嬰數目(7,209)與比例1.06逆推,理論上應該有6,801名女嬰,實際上卻只有6,506名——消失了295名女嬰。

生第三胎的家庭可能前兩胎都是女兒,要努力生出一個兒子。外配家庭常肩負更重的傳宗接代使命。

或許,當兩性平等的概念逐漸建立後,有關當局該更將宣傳資源投入給更特定的族群,才能有效地降低男女嬰比例,避免性別篩選,挽救更多因為一念之差而消失的小女孩。

 

本文轉貼自數感實驗室,歡迎加入粉絲團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umeracylab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