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課不停學 ─ 線上課堂時代,老師和學生該做些什麼?自主學習的契機?
今年初的疫情,意外的吹起一股「線上教學」風。
如果真的面臨停課,改採線上學習,老師,學生該怎麼應對?
對整個教育系統,是危機還是轉機?
沒有空間限制,也不該有時間限制
首先,筆者認為,「全體師生在線視訊教學,沒有必要性」。
不是一定不行,而是不該強制。
現在的教學現場,所有學生都「在線」,但很多都是「身在教室心在外」。
所以,用出現與否來判斷是否有學習,並不太準確。
拋開課表,給予更多彈性
英文學很快,數學吸收慢,所以可以把學英文的時間,挪一點到數學。
國英數主科都學完了,那就有更多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,甚至看點課外書。
這種學習景象,是不是令人嚮往?
被課表綁死的學校,是無法達成的。但線上教學,我們有機會做到!
讓學生自己調整各科時間,安排最適合自己的「課表」。
學習超前的同學,不再無所事事;
學習落後的同學,也不用追著老師的腳步,可以用自己的步調前進。
最終目標是「學會」,不是嗎?
這樣的作法,最大的問題是─你怎麼知道學生會好好安排時間?
所以當然要透過評量,來檢視學生是否完成學習,是否具備該有的學習表現。
停課時間的「形成性評量」,讓老師掌握狀況,也提醒學生學習進度。
停課結束的「總結性評量」,確認學習狀況,未達標者要求補救學習。
當然,補救學習也可以在停課時間實施,這時再要求視訊出席即可。
這樣是不是更有效率一點?
老師該準備什麼?
停課期間,老師們應該做好三點準備。
- 準備好教材,提供學生自學:
線上資源(均一、學習吧)、自製影片、書商資源。 - 定期評量,掌握學習狀況:
線上資源(均一、PaGamO)、自製評量或自訂作業(利用Google Classrom、學習吧)。 - 補救教學,協助落後學生:
線上視訊教學。
停課結束,可以由教師自行評量,或是全校統一評量,確保學習成效。
不過說真的,沒有停課的時候,學習成效也一直是由各老師自行掌握,到段考才是全校性的,所以筆者認為,這裡交由教師自行評量即可。
學生該做些甚麼?
- 利用老師提供的資源,自行學習。(要認真學,不然評量不會通過。)
- 定期線上評量。(認真考,考不過要和老師視訊補課。)
- 評量未通過,乖乖接受補課。(誰叫你之前不好好學,如果好好學還不過,你也該補。)
以上或許不是成效最好的方法,但應該是CP值較高的做法。
把「整個課堂」搬到線上,應該不是線上學習的本意。
無論如何,記得我們都希望讓學生「學會」,不是「上完」。
目標是「完成學習」,而不是「完成上課」。
實務經驗
感謝「紅豆生」老師的分享。
也再次驗證「線上學習要拋開課表」的想法。
「彈性的課表 、清楚的整合檢查表、建議的作息表」才是最實際的做法。
老師也分享了一些實用的表格,可以好好利用喔!
前幾天問一位美籍老師,在停課不停學時的影響,她表示:『在家學習後,不論孩子或自己,作業與教材產出的水準更高了,因為孩子們能專心長時間做一份作業,重覆透過影片學習不確定的知識,而非不斷地被鐘聲打斷中斷思緒。』
很美的畫面,不是嗎?
延伸閱讀:比較台美遠距教學差異:「一體適用」的台式教學,為何失去民主教育精神?
台灣因為遠距教學更顯示出民主教育的重要性及稀缺性,民主教育強調尊重教師專業及教師訂下的教學設計及教學目標,不是用分鐘數、影片數、上課時間等來規定教學,透過觀課及學生訪談呈現授課透明化,及彈性完成課堂目標,而非死板的用量化數據衡量教師的教學品質。更重要的是強調溝通,若因學生、家長、教師有意見或理念上的不同,是透過透明化的溝通和輔導來解決,而不是人事鬥爭、媒體無限上綱、或輿論公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