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感教育——TIMSS2019系列 ─ 台灣學生對數學有興趣、有信心學好嗎?

【數感教育——TIMSS2019系列 ─ 台灣學生對數學有興趣、有信心學好嗎?】

前些日子公布了4年一度的「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(TIMSS)2019」,台灣學生在數學成績上依然表現傑出,4年級孩子的數學成績名列全球前五!然而,新聞中的一句話:

❝ 四年級數學、八年級數學和科學的學習興趣仍不高,且高於國際平均。❞

是什麼意思呢?說起態度,除了「興趣」的另一項重要指標「信心」,台灣學生的表現又如何呢?

 

數感實驗室詳讀了完整的報告,數據重新正規化後得到附圖:x軸表示「對數學的興趣」,y軸表示「對數學的信心」,每個圓圈的大小則代表「數學成績」。從這張圖可以看到,台灣4年級學生,是全世界對數學最沒興趣、也最沒信心的一群孩子(註)

 

📋 興趣

TIMSS透過以下幾個問題來了解學生對數學的興趣:
⑴ 我享受學數學的過程
⑵ 我希望我不需要學數學
⑶ 數學很無聊
⑷ 我從數學中學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識
⑸ 我喜歡數學
⑹ 我喜歡任何和數字有關的學校作業
⑺ 我喜歡解決數學問題
⑻ 我很期待數學課
⑼ 數學是我最喜歡的科目之一

再根據作答狀況,量化學生對數學的興趣。

台灣學生的興趣最低,不喜歡數學的比例高達41%,是全世界最高。緊追在後的是韓國的40%,TIMSS調查的整體平均只有20%。

那麼,興趣跟成績是否有正相關呢?

答案是YES。在台灣,喜歡與不喜歡數學的學生,平均成績分別是624分與582分,有著40分的差距。

這邊要平衡報導一下,普遍來說成績好的國家,學生不喜歡數學的比例都偏高,只有少數如英國、戰鬥民族俄羅斯有同時兼顧到成績與興趣。

 

 

📋 信心

另一個重要的態度「信心」,TIMSS透過以下幾個問題進行量化:
⑴ 我在數學方面通常表現良好
⑵ 比起其他同學,數學對我來說比較困難
⑶ 數學不是我的強項
⑷ 數學方面的東西我學得很快
⑸ 數學讓我感到緊張
⑹ 我擅長解決困難的數學問題
⑺ 我的老師告訴我我擅長數學
⑻ 比起其他科目,數學對我來說比較難
⑼ 數學讓我感到困惑

高達44%的台灣學生沒信心學好數學,是全世界唯一突破4成的國家。類似的情況發生在許多成績表現卓越的亞洲國家,如香港、日本、韓國,他們的學生信心也都偏低。在成績與學習信心上取得較好平衡的國家則有美國、挪威、荷蘭、芬蘭、瑞典、德國。

 

 

📋 總結

為了學好數學知識,反覆練習、講解較深奧的觀念,不免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喜好程度、以及某種程度的信心打擊。就像打籃球很開心,可是如果想以此為職業,得接受各種扎實(且有些枯燥)的基本動作練習、體能訓練。被嚴格要求,也可能會質疑起自己的能力。

然而,就算在這個大前提下,台灣的孩子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。許多老師、家長應該也都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對數學的「特殊」情感,特別沒興趣、特別沒自信。

這很可惜,因為數學的本質是充滿趣味、而且每個人都有機會學好的。

同樣的,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,興趣跟信心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,例如史丹佛大學教育系波勒教授倡議的成長型數學思維,就是強調要讓數學變得有趣,要讓每位孩子都知道努力學習的價值。刻板印象威脅也告訴了我們,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會數學,而是「我沒有數學天賦」這樣的自我否定限制了他。更別提「女性擅長文史,男生擅長理工」這種錯誤的想法讓多少小女孩在數學之路上走得辛苦。

我們已經教會孩子很多數學知識了,今後,還想邀請大家跟數感實驗室一起努力,讓孩子不僅會計算,還會活用、會欣賞跟喜歡數學之美吧!

 

註:完整的國家更多,我們只挑大家可能比較有興趣的幾個國家呈現,完整圖表請參考下方圖片。(來源:數感實驗室)

 

本文轉貼自數感實驗室,歡迎加入粉絲團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umeracylab

發表迴響